上海姥姥食评

早兩天,我們去了期盼已久的上海姥姥吃飯,之所以久久沒有去是因為裡面的菜品十分昂貴,而這次是學校作業,校方會報銷,所以我們打算吃個痛快。

上海姥姥,做的顧名思義就是上海菜,去之前我們特地搜索過資料,上海菜大多數都是以紅燒、生煸見長,濃油赤醬為主,倒是挺符合我們的口味,值得一試。但是沒想到卻叫人大失所望,我想我們都不會想再踏入這間餐廳了!

一開始我們抱著期待進入這間餐廳,店內設計不是想象中的全中式華,而是融合了中西風格,屬於大眾的現代風,設有水吧高台,倒也沒有多新奇,但較有特點的是,坐在吧台前可以看到擀麵師傅拉麵的過程,師傅拉著面團子的兩端,展開雙臂,把面團子在案板上甩兩下,叫人眼花繚亂,而上海姥姥的寓意就是廚師會像姥姥一樣,堅持手制,看到這個我不禁使想起了外婆擀的麵條。

我們點了幾個較具有上海特點的菜式,首先上場的是擔擔麵,賣相極佳,看起來十分有食慾,放進嘴裡的第一口,意料之外的是有一股淡淡的花生醬,不算突兀。可第二口,第三口下去就感覺甜膩味過重了,辣味被掩蓋,並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。這讓喜歡吃辣的我們略感可惜。麵條倒是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是手制的,粗細不一,並不是很有嚼勁,相反軟軟糯糯,一嚼就爛。可能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,我並不是十分喜歡,與想象中的差別很大,對這道菜也有點失望。

很快上了第二道菜——豆沙鍋餅。根據網上的評價:「外皮酥脆,餡心細膩,香甜嫩軟。」,卻與我們吃的略有偏差。甫一入口,便能感覺到豆沙的細膩,口感軟綿,但略嫌甜膩。表皮不是酥脆的,而是軟糯糯的,沒有想像中的外酥內軟和香脆的口感。整體而言沒有符合我們心中的預期。

看兜里的錢還有餘,我們又點了一道最具有上海特色的一道菜,現如今我想這是我們最後悔的選擇——酒釀小丸子。丸子大小適中,口感軟糯卻也不失彈性,叫我們很是驚喜。不過酒釀的味道真的非常獨特,酸酸的糯米,酸酸的酒釀,酸酸的丸子,進去的第一口,無法適應味道的我們臉上立馬就戴上了「痛苦面具」。

總體而言,我們並沒有品嘗出上海菜的風味,低於我們心中所期望,物低於所值,也不是那麼值得,可能這也是不用排隊的原因之一吧,希望下次能夠品嚐正宗的上海菜,感受上海飲食文化的特別之處。